谈学习#
---
创建日期: 2023-12-10
---
如题。
我曾经丝毫没有担心过要操心孩子的成长, 想象中一定会是个非常懂事、会自己学习的孩子。
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,确实比较自由,可似乎也没什么指导。
一直有个 选择的问题 萦绕脑海,是要自由成长,还是要加以引导?
学习的途径#
确实有人聪慧过人,或者能很快领悟,或者记忆力超群。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,也只有那句“书山有路勤为径”。 无它,始终觉得任何事,态度是第一因素。
我不是聪明的人,许多知识反反复复学习也不得要领。 也只有在应用需要的时候能够理解一二。 每每都在基础徘徊,深入不了。 (说不定该先深入,再学基础呢?啊对,《所谓的人生问题》)
总是有许多困惑,第一次完全没弄清。 不擅于提问,或得过且过,就一直带着困惑。 需要再次讲解的时候把前因后果听个明白,才真正理解了知识。
所以我自认为是“应试教育”的获益者,因为有再三回顾的时刻。 第一次模糊有个概念,第二次找到框架定位,第三次细化每个枝节之类的。
以往对于“应试教育”的批判之一是“死记硬背”、“没有学习喜欢的内容”,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。 不过让我选要学什么,其实也不清楚,如果没有一些被动,或许连基础土壤都没有。 有些知识,当下不理解,等到那个情境时,土壤里才冒出一颗绿苗。 “熟读唐诗三百首”并非全然不可取。
(当然对于“应试教育”的批判并非只是单纯上述几点)
同样有些知识,多次学习依然云山雾绕。 当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,思考出解决方案,再回顾,原来说的是这。
学习对多数人来说,都不是一次性的事情。
认知的差异#
学习常有困惑,但也不是每个人能清楚表达出问题所在。 有时候就是卡在很简单的问题上,一时转不过来而始终无法理解。
在初中物理的时候,关于压力的课程,我一直没看懂,一会是“P”,一会是“Pa”。 直到老师看到我犯错,指出一个是代数字母,一个是单位,才顿时茅塞顿开。
有些授业人员,于所在的位置上久了,便也不记得自己学习来时的路,习惯用自己当下的认知去教学。 可是学生此时还在试图分辨方位,像是被扔到荒野中。 教职不该想当然地认为上下文环境很清楚,要很耐心去理解学生卡在什么位置。
信息传递过程像是一个对多维度物体的“你画我猜”,每次描述对应的可能性不只一种, 只有不停的加限定,才知道上下文在哪里。
我自己就是这种人,别人说一句话,我会想到很多种可能,并不知道指的是哪个。 有时知识很容易,可是要描述、传播很难。 长大以后才发现,最难的是沟通。 倒不是说不会与人正常交流,而是需要花很多的时间,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(与上下文)。
或许,永远都不可能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所思所感。 语言是个抽象的过程,每次输出是有损耗的。 不过或许抽象的过程,才能保持进化? 因为有损耗的接收,对方会带上自己的经历去渲染,而创造出新的认知。
知识的传承#
我厌恶浪费。 曾经一直苦恼于每一个人要反复学习,得到以前人的知识,再有余力,又往前迈一步。
而且往往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当的记录了下来,或许存在某些人的经历中,当这人离开的时候,记忆就消失了。 或许其他人遇到相似的事情,又重新折腾了一番才领悟,浪费了时间。
每个公司、组织,可能也在做着相同的事情,重复造轮子并没有消失。
人类文明效率太低了,若是有科幻中那种记忆传承就好了。 (或许接入方方面面的的人工智能大脑也算一种方式)
那样人类文明就能早早团结在一起,飞出太阳系,找寻存在的意义。
但是,
集中式的环境带来了高效率,抗灾能力却会变差。 还会降低突变的数量,依然是抗灾能力比较差,容易固化思维。
还有少了那种“原来如此”时候的喜悦。
再想想,好像自己这些所谓的“知识”也不足道,消失了就消失了,其他人需要重新学就花一点时间,说不定还有新的领悟。
多样化需要“隔离”。
关于教育#
我们现在认为的正常的事情,放在历史中或许就是不正常的。 好像年幼时家长对电子游戏的阻止,基于他们当时的认知。
而我们现在又有多少东西认为是需要阻止的事情? 这个依据标准是什么? 而这个标准在未来是否又是另一种异类?
(我以为我的认知,其实是社会的认知)
回到最开始的问题:是要让孩子独立探索,还是用自己认知去引导? (当然或许这并不冲突)
因为有时甚至自己也没有想清, 担心自己的认知局限了孩子的发展。
放弃追寻“最优”的心态,跳出个体的范围。 传承让知识得以延续、变化,而适应与筛选是在群体中的效果。 每种教育方式的选择都是人类文明发展所认可的。
(生命也如此,宇宙存在也如此。虽然生命的延续不一定需要人类,宇宙的存在也不必须由生命完成)
个体的成长也不是由一个因素决定的。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,也不该为了这些未知而束手束脚。 一方面并没有永恒不变的正确,也没有绝对的最优。 另一方面,一代代的传承总是在不断地接近那个理想的世界,即便永远不会到达。